四川成都干燥设备,四川输送设备供给!

干燥机电设备服务热线
带式输送机常见溜槽的定义及其设计原则
带式输送机常见溜槽的定义及其设计原则

四川输送设备字典中的溜槽定义为“用于将物品转载到较低高度的歪斜通道或滑道”散料的堆、取以及工艺要求等很多方面。

几乎所有的散状固体物料处理进程都使用溜槽,假如其规划和保护不妥,会形成体系每年的停机时间多达 12~16 周,一个转载溜槽的保护费用多达上百万元。在转载溜槽的使用进程中,经常出现的问题包含:给料区物料湍流,给料不对中形成运送带跑偏,裙板密封不良,缓冲托辊的快速损坏,裙板高度、长度不足导致的撒料、粉尘溢出,物料蜕化形成煤、焦炭、粮食颗粒等物料破碎,溜槽、运送带磨损严峻,大块物料形成运送带损坏、磨损,物料堆积阻塞,溜槽和裙板的结构支撑缺陷,加载到过渡段、结构件的腐蚀等等。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转载溜槽的规划缺陷。

针对上述问题 规划师Stuart-Dick 和 规划师Royal 概括了散状物料转载溜槽的 6 条规划原则,规划师Roberts也提出了规划中需求考虑的问题,概括如下。

(1)防止在冲击点阻塞 要求卸料滚筒到溜槽冲击点间要有满足的间隔,以防止物料冲击到溜槽后反弹形成物料向上运动,溜槽要确保有满足的歪斜视点,在铁矿石行业遍及要求最小歪斜视点为 65°~70°,规划规范为 55°以上。

(2)确保满足的截面 一般要求落料管截面为转载物料所占截面的 3~4 倍。这儿存在一对对立:截面越大,料流经过越顺畅,不易发生堵料;而过大的截面又导致料流发散,形成更大的粉尘问题,需折中考虑。

(3)操控颗粒流 操控料流相对集中,一般要求物料经过上部导流板后笔直下落,而且确保给料到受料运送机上应对中给料,防止因为物料偏载引起的运送带跑偏和撒料问题。

(4)尽量减小溜槽表面冲突 为了确保料流顺畅,一般要求溜槽表面润滑。因为物料经过溜槽时会对衬板发生磨损,衬板表面经过冲突后会趋于润滑,因而一些规划要求衬板装置前需做抛光处理,以确保新装置的衬板和物料的冲突坚持不变。

(5)操控粉尘生成 操控粉尘主要是坚持物料与溜槽面接触,使料流集中,确保较小的冲击视点,物料经过溜槽时尽量坚持稳定的速度,给料到受料运送机上时与运送带运转方向共同,速度接近带速。

(6)操控物料蜕化 关于易于破碎的物料,需求操控料流的速度,尽量下降物料间的磕碰。

带式运送机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

1、运送带呈弧形
不会产生的整芯运送带上,对于分层带注意以下几点:
a)防止挤撞分层运送带;
b)防止在潮湿环境中存放分层运送带;
c)运送带在磨合时必须先将运送带拉直;
d)查看整个运送机系统。

2、运送带硫化接头功能不良、机械带扣选择不当
a)运用适宜的机械带扣;
b)运送带工作一段时刻后从头张紧;
c)如果硫化接头出现问题,切除此接头偏从头制造;
d)定期调查。

3、运送带一侧被拉长变形
不会产生在整芯运送带上,对于其它运送带注意以下几点:运送带的磨合需足够长的时刻,如果运送带磨合不良或是旧运送带,去掉被拉长变形部分偏从头制造一个接头。

4、配重过大
a)从头计算并相应调整配重;
b)降低张紧力至临界点偏从头固定;
c)如是绞车张紧,作恰当调整。

5、配重不足
从头计算并相应调整配重。

6、化学物质、酸、碱、热、外表粗糙物质造成的损害
a)选用为特殊条件设计的运送带;
b)采用密封式机械扣或硫化接头;
c)运送机采纳防雨、防晒等办法。

7、双驱滚筒非同步工作
对滚筒作恰当调理。

8、运送带强度不够
因中心点或装载点过煤量添加,或带速减小,应从头计算张力并改用适宜带强的运送带。

9、边缘磨损
防止运送带跑偏,去除边缘磨损严峻的部分运送带。

10、托辊间隙过大
调整间隙,即使满载时托辊间隙也不应该大于10mm。

11、运送带、带扣所受装载物冲击过大
a)正确运用根据工况设计的流料槽、缓冲板;
b)装置抗冲击托辊;
c)如有或许先装末煤;
d)如侧挡板不卡煤,调整侧挡板与运送带间间隙。

12、托辊、滚筒与运送机不在中心线上
a)从头对中;
b)装置限位开关;
c)查阅运送机运用手册。

13、装载不当、洒料
a)上料方向、速度应与运送带工作方向、速度共同,保证装载点处于运送带中心;
b)运用适宜的进料器、流料槽及侧挡板控制流量。

14、运送带与滚筒间摩擦力不足
a)运用缓冲滚筒添加围包角;
b)运用包胶滚筒;
c)潮湿环境下运用槽状胶面滚筒;
d)在运送带上装置恰当的清洁装置;
e)查看初张力。

15、积累料屑(在滚筒和托辊上)
a)装置清扫器、刮板等;
b)清除料屑。

16、运送带与滚筒间有异物
a)正确运用侧挡板;
b)清除料屑等异物。

17、滚筒胶面磨损
a)更换胶面;
b)潮湿环境中运用槽状胶面;
c)处理松动并突出胶面螺钉。

18、相对装载速度过高或过低
a)调整流料槽或者校正运送带工作速度;
b)考虑运用抗冲击托辊,密切注意工作状况。

展开